這是一個崇尚個性的年代,所以無論是復古或夸張的穿著,亦或是特立獨行的行為藝術等,在年輕人眼中都已不再是怪異的代名詞。整個社會也逐漸開始進入了一個突出個性化、人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時期,各行各業的產品設計也都開始從“全才”向“專才”轉移。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作為生活方式引導者的電子產品則首當其沖。而游戲外設,作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休閑娛樂方式所必備的工具,則更是個性化產品的聚集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各種將個性化概念發揮到極致,甚至可稱之為特立獨行的游戲外設產品,它們或成為了經典,或成為了敗筆,但都在游戲外設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在游戲外設的歷史上,總有那么一些產品,它們或許沒能在市場上熱賣,在銷量上或許也沒有特別好看的數字。但是,這些產品從誕生之初就以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傲視群雄,并在屬于它們的那個時代引起了游戲發燒友們的廣泛關注。這些產品,我們通常將其稱為很有個性的游戲外設。說得好聽點,是張揚,說得中庸一點,你也可以將其視為“異端”。至少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內,它們就是獨一無二的異類產品。接下來,就讓我們沖上一杯咖啡,一起去品味一下歷史以及現存的那些,對游戲外設行業有著深遠影響的個性產品。
特異指數 ★★★★☆
經典指數 ★★★★☆
誕生之初就以蛇頭造型,類似“鍋鏟”一樣的外觀吸引了大多數游戲玩家的眼球。而Razer Boomslang以當時來說遠超時代的高CPI參數設計使它傲視所有機械滾輪型游戲鼠標。而之后的版本更是把性能參數提高到了當時看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一時間關于它的話題討論熱烈程度達到了巔峰。不過平心而論,這個系列的鼠標除了造型夸張性能彪悍之外,實用性卻不是很高。首先,它的仿生學外形導致它的握感很差,握起來很不舒服。其次,雖然CPI高到離譜,但是諸如丟幀等游戲鼠標的基本要求卻一直無法解決。所以這個系列的產品除了2007年復刻的版本之外,基本只適合當做鼠標收藏愛好者的藏品,并不適合拿來玩游戲。
特異指數 ★★★
經典指數 ★★★★☆
Razer在Boomslang系列之后走入了低谷,并由初的德國企業變成了美國企業,終又出售給現在的新加坡老板。而正是這個新加坡人出色的經營能力,使得Razer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成為了目前游戲外設領域數一數二的巨無霸??v觀Razer的崛起,Diamondback響尾蛇系列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因為在經歷了轉型之初第一款產品Viper鼠標的挫折之后,正是響尾蛇系列以劃時代的1600CPI以及延續了仿生學外觀,但無論握感還是游戲性能都遠超Boomslang系列的出色表現,一舉將Razer送入了頂級外設廠商的行列。這款產品在今天看來它的完成度依然極高,全透明+絢麗燈光的外觀設計奠定了Razer“燈廠”的江湖地位。而其有別于同時期羅技、微軟的靈活型游戲手感,則為之后RTS類游戲鼠標的特點制定了經典的行業標準。因此,無論是外觀,還是性能,Diamondback響尾蛇都足以被稱為特立獨行的經典產品。
特異指數 ★★★★
經典指數 ★★★★
說實話,還是有許多人覺得類似Razer那伽梵蛇這種造型夸張的多按鍵鼠標是一種雞肋,或者說華而不實。但不得不說,在適應之后,它們的性能還是很強大的。早期的那伽梵蛇除了外觀延續了仿生學精髓,以及側面設置了多達12個按鍵的特色之外,其它的特色并不突出。不過之后的升級版則在各方面獲得了顯著的提升,可以說是一款完成度極高的產品。尤其是提供多達三種側面外殼以適應不同握法的設計博得了一致好評。它也讓多按鍵鼠標真正地被玩家所認可和接受。而之后的六芒星則將原本12個側面按鍵的設計進行簡化,簡化后的6鍵設置更精煉,并且也更適合新類型游戲的需求。
特異指數 ★★★★★
經典指數 ★★
變形金剛系游戲鼠標,專門指采用類似電影版變形金剛中的機器人外形結構的個性化設計產品。如果單純以外觀而論,這種產品造型棱角分明,機械感和科技感十足。并且做工精良,手感厚重扎實,完全可以將其當做一個工業設計出類拔萃的工藝品來進行欣賞。
賽鈦客的R.A.T系列可以說是這種設計的鼻祖,或者至少也是潮流的引領者。無論是略顯簡單的R.A.T 3還是之后漸入佳境的R.A.T 7以及頂級旗艦R.A.T 9都把這種機械感以及科技感并重的設計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是,它們真的很不實用。作為一個定位為游戲鼠標的產品,生硬的握感、笨重的體積以及許多華而不實的功能都限制了它們在游戲領域的發揮,結果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只能將其當做辦公鼠標來用。這也導致它們誕生以來,始終在游戲圈叫好不叫座。畢竟,鼠標是拿來用的,而不僅僅是作為飾品擺著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