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課、在線會議、居家辦公以及移動辦公等需求的催生下,如今的輕薄本市場越發繁榮,迎來輝煌時刻?;蛟S是看到了這樣的市場機會,芯片巨頭們也在今年加大了在輕薄本市場的產品布局,比如今年AMD、英特爾旗下用于輕薄本的CPU型號都比以往更多,相關輕薄本新品的型號和種類也比往年多?!皝y花漸欲迷人眼”,在繁榮的市場之下,選一臺好用的輕薄本可不容易,那么這么多輕薄本到底該怎么選呢?今天我們就從處理器層面出發,來簡單梳理一下。
AMD處理器更新
處理器是輕薄本使用體驗的基石,同時它也主導和引領著輕薄本市場的發展。今年輕薄本市場中的主角是AMD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和英特爾第12代酷睿處理器。下面先來回顧一下今年發布的新品處理器有哪些是用在輕薄本上的。
AMD在輕薄本市場一直動力高漲,除了不斷進步的銳龍低壓U系列產品,早在兩年前AMD就針對高端輕薄本市場推出了銳龍HS標準設計,即銳龍HS系列處理器。該系列產品的TDP為35W,介于傳統H系列的45W和U系列的15W TDP之間,該系列處理器能夠平衡輕薄本的性能與便攜性,專為高性能輕薄本而生。今年,AMD在輕薄本市場更是布下重兵,全面狙擊競爭對手。
首先來看今年銳龍輕薄本市場中的主力——AMD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在銳龍H系列家族中,目前常見于輕薄本中的主要是AMD銳龍7 6800H和AMD銳龍5 6600H兩款產品,它們均采用最新的Zen 3+架構以及6nm生產工藝,設計架構方面則采用常見的大核設計,其中AMD銳龍7 6800H采用8核心16線程設計,TDP為45W,最大加速頻率為4.7GHz;AMD銳龍5 6600H為6核心12線程,TDP為45W,最大加速頻率為4.5GHz。
今年的AMD銳龍HS系列處理器主要有4款產品,分別是AMD銳龍9 6980HS、AMD銳龍9 6900HS、AMD銳龍7 6800HS和AMD銳龍5 6600HS。它們在核心數量、線程數量、處理器架構、基礎頻率和最大加速頻率等規格上和對應的H或者HX系列產品相同,不過在HS標準設計的要求下,該系列處理器的TDP降到35W,以確保搭載銳龍HS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在具備出色的性能的同時保持輕薄的機身。
在傳統的低壓U系列處理器方面,AMD今年推出了兩類產品,其中一個是AMD銳龍6000U系列產品,另一個則是全新推出的AMD銳龍5x25系列產品。銳龍6000U系列中主要有兩款處理器,分別是AMD銳龍7 6800U和AMD銳龍5 6600U,它們均采用最新的Zen 3+架構和6nm生產工藝,最高配備8核心16線程以及4.7GHz的最大加速頻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款處理器的可調整TDP范圍為15W~28W,也就是說雖然明面上看銳龍6000U系列只有兩款處理器,但根據配置TDP的不同,實際上市面上可能會出現至少4種不同TDP的版本,即廠商自己可以根據產品形態和性能定位來選擇,比如用標準的15W TDP來主打傳統輕薄本產品,也可能會設計出類似超輕薄的筆記本產品,而28W則能滿足一些高性能輕薄本的功耗需求。
此外,AMD今年在傳統低壓U系列處理器方面還推出了3款采用Zen 3架構的新銳龍5x25系列處理器:AMD銳龍7 5825U、AMD銳龍5 5625U、AMD銳龍3 5425U。相比去年的銳龍5000系列產品,今年新的銳龍5x25系列處理器主要進一步提升了頻率,TDP則限制在15W,它們主要定位主流入門級輕薄本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AMD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全部升級到Zen 3+架構以及新的6nm制造工藝,通過架構的優化(AMD為Zen 3+架構提供了50多項有關能耗方面的改進)和制造工藝的改進,AMD銳龍6000系列筆記本不僅能提供更出色的性能,也進一步提升了本來就非常出色的電池續航表現。
另外還需要提及的是,AMD在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內置GPU方面采用了全新的AMD RDNA 2架構,這對于輕薄本的3D圖形性能可謂是跨越式的提升。新的架構帶來了翻倍的圖形性能和更多功能,性能遠超輕薄本廣泛采用的MX450入門級獨顯,已經很接近GTX 1650 Max-Q水平,還帶來了對DirectX 12的支持,加入了光線追蹤等更為現代的API等。
同時,AMD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不僅提供了針對DDR5和LPDDR5內存的支持,它在平臺方面還支持PCIe 4.0、USB4、WiFi 6E、HDMI 2.1、DP 2.0、新AV1解碼等一攬子新技術,完全補足了銳龍5000時代的短板。